科普 体验 趣味 ——垃圾分类体验馆观察

发布时间:2025-04-14 作者:辽宁久联 点击数:546499

为了更好地推广垃圾分类理念,近年来,浙江、江苏、山西等地打造集科普性、互动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垃圾分类体验馆,从知识科普、处置流程展示、视频宣教等多方面出发,为市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知识盛宴。

走进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盈丰街道垃圾分类体验馆,一整面墙的《瓶星时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是由7000余个塑料瓶盖制成的星空贴画。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塑料瓶盖不再是人们眼中不起眼的小物件,而是制作艺术品的原材料。

据了解,该体验馆不仅是静态的垃圾分类信息展示窗口,更是市民身边的垃圾分类科普阵地。通过将数字体验与展示艺术深度融合,从节能降碳生活方式、生活垃圾分类常识以及生活垃圾循环再利用三个方面向市民普及相关知识,让市民易于、乐于参与垃圾分类。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市民可以在体验馆中清晰地看到萧山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路径,从根本上明白垃圾分类工作的意义;了解生活垃圾的成分组成以及自然降解时间,意识到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学习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和投放要求,能够在生活中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结合科技手段,体验馆内各种有趣的互动装置也是吸引市民了解垃圾分类的特色渠道。LED(发光二极管)灯幕、全息幻影成像装置以及体感小游戏等数字设施,表现形式生动形象,能够帮助市民理解枯燥的垃圾分类科普知识,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也能在游戏互动中加深记忆,在一遍遍玩乐中逐渐巩固所学的分类知识。相关负责人表示,体验馆每月会开展不定期垃圾分类游戏、分类大讲堂、垃圾分类“游园会”等宣传活动,普及相关知识,引导市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通过这些教育活动,让垃圾分类知识深入人心,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体验馆面积为770平方米,由垃圾的前世今生、科普学习区、互动体验区、手工课堂区、沉浸体验区五大区域组成。其中,科普学习区分为“垃圾收运流程”“垃圾分类处理数据”“资源再生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有害垃圾处理”等板块,通过墙面互动投影,展示垃圾从回收处理到再生利用的完整过程,带领市民了解其中的奥秘;互动体验区通过多种形式的趣味互动,寓教于乐,帮助市民巩固先前参观时了解的垃圾分类知识,强化记忆;手工课堂区则利用废弃报纸、纸箱、泡沫板、塑料袋、易拉罐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物品,让市民发挥想象力,亲手制成手工艺术品,实现“变废为宝”,该区域还设置了废物利用创意展示区和实物展览等空间。

山西省长治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科普体验馆分为四大展区,向市民介绍垃圾混置的危害、长治市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垃圾分类收运专类的具体做法以及垃圾分类收运专线和终端处理设施设备。该体验馆设置了科普区与互动区,利用回收物制作艺术造型,整体用色与长治市垃圾分类“四分法”相对应。

科普区以图文介绍为主,让市民认识到堆积如山的垃圾带来的危害;同时设立多媒体播放区,循环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微电影及“焚烧处理流程”模型图、“生化处理流程”模型图等,展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垃圾处理全流程。体验区以互动为主,设置了废物利用创意展示区和实物展示桌,VR(虚拟现实)垃圾分类小游戏更是点燃了市民的学习热情,大家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场景中,在游戏中精准地进行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放入相应的垃圾桶内。讲解员会详细地介绍垃圾的最终处理方式,包括生物处理、焚烧处理、厌氧消化处理和卫生填埋等。这些科学的处理方法不仅有助于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一位参观者说:“今后将积极践行垃圾分类,为建设美丽长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川成都等地将体验馆搬进公园里,切实办好垃圾分类这项民生实事。

作为四川省首个生活垃圾主题公园示范教育基地,成都市郫都区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核心文化,兼顾儿童游乐科普教育,强化实用功能,打造全新的对外形象。走进公园可以看到,该公园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景观、设施,绿道上就是垃圾分类四种颜色对应的跑道,市民在散步、跑步的同时,能够了解分类标识标志;文化墙上融入了以垃圾分类形象大使“分分”为原型设计的红、蓝、灰、绿四只熊猫,代表着垃圾分类四分类的主题;垃圾分类实物展示亭中,四种颜色的熊猫是镂空形状,其中按照分类标准摆放着一些日常物品,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公园另一侧的儿童游乐区中,有垃圾分类飞行棋、百面魔方、攀爬滑梯等各式各样的设施,让市民在快乐玩游戏的同时学到更多垃圾分类知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甘肃省兰州市打造的垃圾分类主题宣教公园位于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环保宣传区、科普体验区、休闲游乐区三个区域组成,集科技感、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休闲游乐区投放了原创设计的“分类翻翻乐”“分类大富翁游戏”“分类打卡墙”“分类摇摇椅”等极具体验感、趣味性的游乐设施,将垃圾分类、低碳出行、节能环保相关知识与游戏相结合。“我给这个公园打满分!”市民张女士说,公园里增加了很多垃圾分类的标语、标识以及趣味游戏,孩子玩得很开心的同时,还学会了垃圾分类知识,公园不失为一个遛娃的好去处。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这一宣教场所,着力构建生活垃圾分类一体化宣教观摩体系,让市民通过亲身体验、深入了解生活垃圾分类流程,切实提升垃圾分类意识,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效开展,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成交资质 success 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