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让工薪群体实现居者有其屋

发布时间:2025-04-21 作者:辽宁久联 点击数:546484

“租房10年,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民麦考德在微信小程序填报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申购材料,3月初就领取了新房钥匙,计划完成装修后在孩子们开学前搬进新居。

去年,玉林市启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相关工作,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仅缓解了商品房库存压力,更托起工薪群体安居梦。

按需定购:精准保障无房困难家庭

去年5月,玉林市针对城区住房困难未解决的工薪收入群体和城市引进的科技人员、教师、医护人员等,先后两次开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需求调查摸底,市民林宇积极填写了相关情况。

林宇一家四口住在较为偏远的自建房,他每天上班通勤往返40公里,一直想买房却因经济紧张无法实施。去年10月,他根据登记预告申购了位于单位附近的项目,以3500元/平方米的价格申购了一套118平方米的房屋,比周边商品房项目价格低20%以上。

玉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玉林先后开展了两轮需求调查,了解群众意向购买的区域、户型、价格等情况,以此为依据,面向城区有商品房在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收购意向调研,初步确定6个项目作为收购房源。同时,面向有购房需求的群众开展预告登记,了解群众真实意愿,更精准保障住房困难群体的需求。

数字赋能:轮候管理确保配售公平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柴油生产车间的工人刘国良近日通过“玉林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受理平台”微信小程序,填报资料申请了工厂附近金桂佳园小区的房源。“我日常在车间工作很忙,从微信小程序直接申请,全部无纸化操作,减少了购房‘跑腿’和等待时间。”刘国良说。

据介绍,玉林市将购房流程中的资格审查、人员轮候等环节集成到一个系统,申请人只要按照要求在小程序上传相关证照和材料,住房城乡建设、人社、不动产等部门就能在网上进行审核,申请人在小程序可以查询到审核结果,也可以查看相关政策和房源。

“依托‘受理平台’,玉林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现了轮候动态管理。目前累计接收1378人提交申请,其中853人通过审核并进入轮候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玉林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行现房配售,配售采取“优先+公开双摇号”的排序模式,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都有机会公平分配住房。

其中,在登记报名人数大于可配售房源的情况下,为确保住房困难家庭得到保障,轮候库内符合条件的已取得公租房资格的本市户籍家庭、3孩及以上家庭、居住在C、D级危旧房屋家庭等特殊群体可优先参与摇号及配售,剩余房源将通过第二轮摇号配售给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选房顺序根据摇号结果确定。

严格管理:规范退出回购流程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玉林市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进行权属锁定,即不动产权证附记栏明确标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属性;进行权利限制,禁止设立除按揭贷款外的其他抵押,不得擅自转让或抵押。

在退出回购环节,玉林市建立“分类处置+价值保全”的退出机制,按照经济困难或改善住房等、骗购或违规使用、权属人死亡等不同原因,分类核定回购价格,创新“年限折旧法”定价机制,购房2年内不计折旧,3~5年每年1%,6年起每年2%,结余部分全额退还购房人。

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玉林市将上线保障性住房管理区块链平台,实现全流程数据上链;推动北流、博白等县域开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试点,构建城乡一体化保障网络;进一步降低准购门槛,让更多工薪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


成交资质 success case